本文摘要:
本文作者黄强智慧的中国人,不仅修筑了地上雄伟工程万里长城,也建设了水里的伟大工程都江堰。读小学时,在课本中就知道了四川都江堰,一个造福千秋,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。 【图1,俯瞰江都水利枢纽】水利与农业生产休戚相关,水是生命之源,水又是水患之源。水肥沃大地,让农田收获,可是肆虐的洪水又是灾难。
本文作者黄强智慧的中国人,不仅修筑了地上雄伟工程万里长城,也建设了水里的伟大工程都江堰。读小学时,在课本中就知道了四川都江堰,一个造福千秋,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。
【图1,俯瞰江都水利枢纽】水利与农业生产休戚相关,水是生命之源,水又是水患之源。水肥沃大地,让农田收获,可是肆虐的洪水又是灾难。千百年来,中国人对于水是爱恨交加,从上古时期大禹治水,三过家门而不入;到明清时期洪水泛滥,治水名臣筑堤修坝,沿河流域人民修建水利,中国人一直与水屠杀,何时擒住苍龙,何时肆虐的水就能造福人类。【图2,淮河两岸风景】都江堰的伟大,无需多言,这是全世界迄今为止,年月最久、唯一留存、仍在一直使用、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弘大水利工程,那是昔人的智慧。
古有都江堰,今有江都站,在江苏,在今世,也有一个了不起的水利工程,那就是江都水利工程枢纽。对于始建于1961的江都水利枢纽(万福闸1959年10月开工建设),早有耳闻,却一直无缘相见。10月19日,江苏省作家采风,终于有时机进入了水利枢纽的焦点区,百闻不如一见。
【图3,江苏省作家观光4号机组(黄强摄)】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地处扬州以东14公里的江都市区,这里是长江、淮河、运河交汇处,千里淮河的入江口。【图4,俯瞰万福闸(黄强摄)】淮河起源于河南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,干流流经河南、安徽、江苏三省,全程1000多公里。
淮河流域地跨五省,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。可是千百年,淮河河流被黄河重复侵夺,大量泥沙淤泥使淮河入海出路受阻,导致淮河水系紊乱,成为长江的支流。
排水不畅或水无出路,造成了“小雨小灾、大雨大灾,无雨旱灾”的局势。淮河两岸是受洪水危害最重的区域,也是历史最为跌宕的区域。
据历史文献统计,公元前252年-公元1948年的2200年中,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27次。【图5,江都水利枢纽工程闸道漫衍图】1949年夏,淮河流域水灾严重,堤防多处决口。
1950年汛期,淮河流域又遭历史上稀有的特大洪水。国家为此开展了救灾和淮河治理事情。1951年5月15日,毛泽东在授予治淮委员会等单元的锦旗上题词: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”。

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就是在这样的配景下修建的。窗体顶端【图6,江都水利枢纽四站】江都水利枢纽运营后,对于治理淮河,造福社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,水系紊乱得以整治,河水不再泛滥,往昔桀骜的河水在水利工程的引导下,变得俯首帖耳,服务于农田浇灌。
【图7,千里淮河由此入江(黄强摄)】画家丰子恺来此采访,见到水利工程造福淮河流域人民,水灾淘汰,粮食丰收,感伤万千,挥笔写下:万福闸前气象雄,运河新辟舰艨朣。金风十里扬州路,今后年年庆岁丰。【图8,万福闸前枫叶红(黄强摄)】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、12座大中型水闸、3座船闸、2座涵洞、2条鱼道以及输变电工程、引排河流组成,是一个集泄洪、浇灌、排涝、引水、通航、发电、改善生态情况等多项功效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。
其中4座抽水站共装有大型立式轴流泵机组33台套,装机容量53000KW,设计抽水能力为400立方米每秒,是现在我国以致远东地域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。其中位于入江水道上的5座控制闸,以万福闸最大,共有65孔,是迄今为止,闸孔最多的闸口。
【图9,万福闸】江都水利枢纽也是江苏省江水北调的龙头,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。江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扎根长江、实现江淮沂沭泗统一调理、综合治理、综合使用工程,工程可笼罩保障苏中、苏北7市50县(市、区),笼罩4500万亩耕地、4000万人口。
“南水北调”是国家实施的战略性工程,分东、中、西三条线路,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,供水区域为河南,河北,北京,天津四个省(市)。【图10,源头石碑(黄强摄)】阅尽沧桑,凝炼风华,江都水利枢纽傲立三河(江)交汇之地,默默地造福淮河流域,造福河水流淌过的地域。【图11,江都水利枢纽焦点区景致(黄强摄)】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,水利人将江都水利枢纽建设成了一个水清岸绿,风景旖旎的风物区。龙柏挺拔,如同绿色的火焰,蓬勃生机;丹桂飘香,500米的银杏大道,一片金黄……人与自然和谐共荣,绿荫成林,花木茂盛,清风徐来,莺啼燕语,“江淮明珠”名不虚传。
【图12,远眺廖家沟(黄强摄)】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。朱熹的诗用在江都水利枢纽,不仅形象,而且点题。

有意思的另有一点,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治理处主任问泽杭,泽是水的意思,姓问,又管水,自然可以用“问渠”来问,水利枢纽何以清如许?包罗情况美,水质清,效益高,治理技术的输出等内容。问主任的回覆就是“为有源头活水来”。【图13,五福桥夕照(黄强摄)】我与水利也有点缘,1995年我做记者时,撰写了新华通讯社内参《中国水利工程隐患重重》,刊发在专供中央委员阅读的《海内动态清样》上,国家向导指挥后,由此掀起了全国兴修水利工程热潮。
这次有时机来到江都水利枢纽,在这篇漂亮的土地上,看到河水清清,树木葱郁,水利枢纽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出庞大的作用,很是兴奋。也希望有时机再来,深入采风,挖掘水利行业感人的故事,抒写水利人治水管水造福社会的平凡事情,博大胸怀。【图14,江苏省作家采风合影,配景是“源头”石碑】说明:本文系头条号黄强教授的原创作品,未经作者本人同意,不得转载。
联系作者微信njhuangqiang。黄强黄不息2016年、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。2019年入选精选频道。
黄强,字不息。衣饰史学家、金学家、文艺评论家。已出书《金瓶梅风物志》《中国衣饰画史》《衣饰礼仪》《趣民国》《文人置业那些事》《消失的南京旧景》等著作十多本。
衣饰史新著《古代衣饰与时尚》《古代军戎衣饰》《六朝人的衣柜》,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书。黄强著《古代军戎衣饰》《古代衣饰与时尚》,商务印书馆出书。
本文关键词:古,有,都江堰,今,江都,站,—,走进,水利枢纽,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
本文来源: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-www.wxshuapiao.com